零距离:Nexus 6P/魅蓝metal后壳CNC工艺揭秘
在国内的手机产品发布会上,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视频:火花钢屑飞舞的车间内,一块钢板铝板被徐徐送上机床,四下固定,让其不得动弹,然后一根金属棒以刁钻的角度毫不留情地刺入钢板,在无数个九浅一深之后,这块原本粗糙的板材就变得轻盈而光洁。
再然后,后置相机的6P镜头模组组成弹簧弹出状,前后面板打上高光,来自高通的骁龙8×0处理器给上渲染图特写,镜头角度转换,画面运动节奏快慢交替,音乐高潮的来临,手机的各个组件也随之合而为一,当当当,一部国产神机就此降临。
其实厂商们把手机外壳加工工艺渲染得这么梦幻,无非就是想说,我们的工艺很精湛,成本很高,这种“宇宙超级梦幻炫酷CNC 360度转体”加工工艺值得让你掏钱。
然而,正常的生产车间没有摄影师打上日式的暖光,也没有澎湃的音乐,有的只是笨重的机床,还有嘈杂的噪音。光鲜之下,是时候还原一下真正的手机外壳制造之旅了。
全CNC,还是压铸?
在还原这段手机外壳制造之旅之前,有必要搞清楚两(三)个概念,全CNC工艺和压铸工艺,以及CNC +压铸,全CNC手机中框是通过CNC加工中心将一块铝板(或其他金属材料)铣成特定的形状,压铸则是利用模具腔对融化的金属施加高压,将流体金属压铸冲压成固态的金属外壳或中框,当然还有把两种工艺结合的做法。
用阑尾想一下也知道,全CNC工艺的成本比较高,材料浪费也比较多,当然,这种工艺下的中框或外壳质量也好一些。而压铸的原则就是不浪费,节省时间和成本,但是不利于后期的阳极氧化工艺,还可能留下沙孔流痕等等影响质量和外观的小问题,当然,厂商们都有一个良品率的概念,靠谱厂商不会让这些次品流入到后面的生产环节中去的。
明白了两种工艺的异同之后,就开始谈如今在千元机上也崭露头角的金属外壳加工工艺了。我们得到的这份某公司内部材料,其手机外壳采用的就是压铸工艺。
压铸阶段
在进行压铸之前,我们看到的是原始的铝材,因为纯铝的强度和硬度都不够,所以事实上手机上用到的都是铝合金,并且根据配方不同,有着不同的特性。比如iPhone 6用的6000系铝合金强度就不够,但是延展性好一些,就容易被压弯。而iPhone6s用的7000系强度就高很多,但是更脆了,它更难被压变形,但是一旦超过受力负荷,就不是变弯,而是断裂了。
好了,根据厂商诉求不同,铝合金的配方也有所不同,比如下方的铝材就加入了稀土、钛和钴等贵金属,当然,这些贵金属的比例都很低,并且相比于金和铂等真正的贵金属其实也不那么贵。
既然是压铸的话,就不可能是直接拿铝材开刀,而是需要将铝材融化成流体,方便后续在模具中冲压成型,所以下方这张图片是带着温度的。
当这些金属变成流体之后,就是时候注入压铸机内,这是铝一生中最艰苦的时刻,铝水从蛛网状的槽里慢慢流下,接受了难以想象的冲压,最后就成了一块外壳的雏形。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,但是即使这样的环节,外壳加工中还是要时时防范出现沙孔,一旦有了沙孔,在后续的加工切割中,就会出现有小坑的状况,所以这里仍然需要改进工艺和模具结构,这个试错改进的过程当中会浪费大量的原材料。
您可能也感兴趣:
官方微博/微信

每日头条、业界资讯、热点资讯、八卦爆料,全天跟踪微博播报。各种爆料、内幕、花边、资讯一网打尽。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,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。

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?
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?
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:
1.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;
2.在添加朋友里,搜索关注TechWeb。
为您推荐
Meta旗下社交应用Instagram被曝可能引入AI聊天机器人
苹果公司证实已收购AR头显初创公司Mira
用文心一言、通义千问、360智脑写2023高考作文,看看怎么样?
前4个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新装机182.5GWh 宁德时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
库克承认自己也在使用ChatGPT 苹果正密切关注其发展
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紧急订购封装设备 以满足英伟达AI芯片需求
周鸿祎与胡欢离婚股份过户完成
马斯克:特斯拉乐意授权Autopilot/FSD给其它厂商
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:德国建厂面临产业集群及人才短缺挑战
更多
- Neuralink可能需要10年以上时间才能将脑机接口设备商业化
-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4月份同比仍在大幅下滑 但环比已连续两个月增长
- 马斯克旗下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估值已飙升至约50亿美元
- 全球半导体生产设备销售额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滑 Q1降至268.1亿美元
- Meta旗下社交应用Instagram被曝可能引入AI聊天机器人
- 苹果公司证实已收购AR头显初创公司Mira
- 前4个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新装机182.5GWh 宁德时代占比超过三分之一
- 库克承认自己也在使用ChatGPT 苹果正密切关注其发展
- 消息人士透露台积电紧急订购封装设备 以满足英伟达AI芯片需求
- 2023年特斯拉股价累计上涨超过10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