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智能硬件 AI人工智能

把决定权交给汽车 那么人类的决定权在哪里呢?

 

话说,人们真的愿意乘坐无人车吗?

但这项技术也并非毫无问题,而且这项技术也不会达到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。

这几年Google无人车已经出现了多起轻微的交通事故,虽然大部分都不是事故主要责任方,但事故还是会存在。就在上个月,一辆Google无人车由于变道闯入公交车所在车道,引发了一次轻微的交通事故,虽然在事故中无人受伤,但显然是无人车的某部分设定出了问题。

“什么时候无人车要是真撞死人了,那才真是个大新闻。”

——Nvidia汽车项目总监Danny Shapiro

事实上,即使无人车变得更加安全了。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完全交给机器,或者说交给Google或其他科技企业所写的代码都是令人感到畏惧的。因为没有人能够估算出写入无人车中的算法到底有多少风险。

在《我们的机器人,我们自己》一书中,Mindell设想,未来应该会有某种方式能够让人们自主调整机器的风险值,风险值越高极限车速越快。然而在现实世界中,这一系统能否真正被研发出来暂且先不说,谁又能确定这一风险值是准确无误的呢?

这世道,大众都可以在排放问题上造假了,谁又能保证在无人车的安全测试中不会造假呢?

诸如这类问题,印证了机器人学先驱者Rodney Brooks所言——Google对无人车的信任程度过高了。不仅仅是因为这项技术尚未成熟,从根本意义上讲,人们更加愿意拥有自主控制权,尤其是在性命攸关的时刻。

“尽管机场的无人驾驶列车已有多年历史,但在无人操控的交通工具中,人们也只有在无人驾驶地铁才有安全感。”——Brooks

Brooks曾提到过在2009年华盛顿发生的一场悲剧,一辆计算机控制的地铁撞上了另一列地铁,直接造成9人死亡,80多人受伤。在这次悲剧发生之后,乘客纷纷抗议,要求必须有人来控制地铁。

“在恢复人类操控后,地铁的停靠精度明显降低,站点间的误时明显增加。但即便如此,人们仍然表示‘我不管,我不听,就是必须要有人来控制地铁’。最后的结果是,政府花了1800万美元进行了事故调查并研发了新一代计算机驱动列车,这才真正重返轨道。”——Brooks

微软研究院AI实验室负责人Eric Horvitz对此表示,现在就对这一技术下结论为时尚早,他认为我们很快就会看到某座大城市里全面遍布这种小型无人车:

“可以想象,人们的生活将因此而发生巨变。比方说,如果你想要去巴黎的郊外,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驾驶自己的车过去。那么,叫个车就好了啊。什么时候想走了,一个电话或是一个APP,无人车就会自己跑到你家门前,带你去你想去的地方。哦~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。”

【编者按】本文编译自rollingstone,原文作者JEFF GOODELL

官方微博/微信

每日头条、业界资讯、热点资讯、八卦爆料,全天跟踪微博播报。各种爆料、内幕、花边、资讯一网打尽。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,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。

↑扫描二维码

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?

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?

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:

1.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;

2.在添加朋友里,搜索关注TechWeb。

手机游戏更多